 |
|
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
中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
礦業工程•冶金工程•化學與化學工程•材料科學與工程 |
氧化亞鐵硫桿菌耦合砷黃鐵礦還原浸出軟錳礦 |
程玉龍1,馮雅麗1,滕青1,李浩然2,楊志超1 |
759 |
微波場與常規場高碳鉻鐵粉固相脫碳顯微結構對比 |
王超,陳津,林萬明,孫宏飛,王龍 |
765 |
鋼鐵流程含鐵塵泥特性及其資源化 |
毛瑞,張建良,劉征建,袁驤,王飛,韋勐方 |
774 |
3D-CAFE法對溫度場影響430鐵素體不銹鋼凝固組織的分析 |
龐瑞朋1, 2, 3,李長榮2,王福明1, 3,張國慶1, 3 |
786 |
熔渣CaO-SiO2-Al2O3與鐵液Fe-Si-C間相平衡的預測 |
劉振楠,李亞育,陶東平 |
794 |
基于類等勢場法和模型的鍛件預制坯設計 |
夏玉峰,陳邦華,杜婉婉,楊顯紅 |
804 |
金屬纖維多孔燒結板復雜網狀模型的主動設計及傳輸特性仿真 |
王清輝,李偉晨,黃祥,李靜蓉 |
812 |
噴距對低溫超音速火焰噴涂WC-10Co4Cr涂層性能的影響 |
韓滔1, 2,鄧春明2,羅兵輝1,陳和興2,張小鋒2,鄺子奇2 |
822 |
曲面變厚度編織CFRP微觀形態與孔隙特征分析 |
李釗1, 2,周曉軍1,楊辰龍1,陳越超1,李雄兵3 |
829 |
機械工程•控制科學與工程 |
新能源汽車解耦式電液復合制動系統 |
劉楊1, 2,孫澤昌1, 2,王猛1, 2 |
835 |
TBM盤形滾刀磨損速率研究 |
譚青1, 2,謝呂堅1, 2,夏毅敏1, 2,朱震寰1,孫鑫鍵1,王艷宜3 |
843 |
薄殼工件的動力學特性對切削穩定性的影響 |
孫偉1,張洪浩2,汪博1,郝春磊1 |
849 |
基于泡沫尺寸PDF模型的銅粗選過程加藥量預測控制 |
唐朝暉,王偉,劉金平,桂衛華,陽春華 |
856 |
一種分數階時滯過程的內?刂破髟O計方法 |
趙志誠,李明杰,張井崗 |
864 |
基于改進的本征時間尺度分解和基本尺度熵的齒輪故障診斷方法 |
鐘先友1, 2,趙春華1,陳保家1,曾良才2 |
870 |
基于稀疏表示的自動年齡估計 |
李玲芝1, 2,梁毅雄1, 2,艾瑋3,劉凌波1, 2 |
878 |
一種魯棒的遞推總體最小二乘無源定位算法 |
吳昊1,陳樹新1,張衡陽1,張藝航1,倪娟2 |
886 |
實數GA基因層次種群多樣性數學模型 |
趙紅1,朱杰1, 2,朱潔1,李雯睿1, 3 |
894 |
地質工程•土木工程 |
運用趨勢混沌預測模型預測硫化礦石堆自熱升溫過程 |
潘偉1, 2,吳超1,李孜軍1,李明1 |
901 |
南海北緣中生代古俯沖帶位置探討 |
孫桂華,黃永健,黃文凱 |
908 |
考慮剪力墻剪切變形影響的框架-剪力墻結構分析的傳遞矩陣法 |
夏桂云1, 2, 3,郭德群2,俞茂宏3,曾慶元1 |
917 |
不同壓剪應力比作用下節理類巖石材料破壞模式的試驗研究 |
范文臣,曹平,張科 |
926 |
區域綜合防災系統動態演變的信息動力學模型及模擬 |
劉朝峰1, 2,蘇經宇1,王威1,左翔君3 |
933 |
塔里木盆地克深氣田現今地應力場特征 |
王珂1,戴俊生1,劉海磊2,李青3,趙力彬3 |
941 |
塔中斷層交匯與巖溶縫洞體系控制的油氣成藏效應 |
王建忠1, 2,向才富2, 3,龐雄奇2, 3 |
952 |
黔北務正道地區淡水沉積型鋁土礦床沉積相 |
劉辰生1,金中國2,郭建華1 |
962 |
貝葉斯推論在儲層滲透率預測中的應用 |
喻鵬,唐仲華 |
970 |
海底隧道流固耦合相似模擬試驗 |
蔚立元1, 2,靖洪文1,徐幫樹2,王迎超1 |
983 |
基于變形元件的節理巖體三軸壓縮損傷本構模型 |
趙怡晴1,劉紅巖2, 3,呂淑然4,邢闖鋒2,張力民1, 5 |
991 |
杏北西斜坡區扶楊油層斷裂系統特征 |
王雅春1, 2,朱琳1, 2,王璐1, 2,孫永河1, 2,席國興3 |
997 |
敦化盆地土門子組砂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 |
徐進軍1, 2,劉招君1, 2, 3,孟慶濤1, 2, 3,胡菲1, 2,孫平昌1, 2,程麗娟1, 2,宋宇1, 2 |
1006 |
東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構造帶致密砂巖儲層成巖成藏的耦合關系 |
蘇奧1, 2,陳紅漢2,陳旭1,馬玉華3,楊文帥4,劉洪平2,李培軍2 |
1016 |
型鋼混凝土十字形異形柱抗震性能試驗及有限元分析 |
方林1,張波1,金國芳1,李凱文2,王志亮1 |
1027 |
大崗山壩區輝綠巖卸圍壓三軸流變試驗及分析 |
張龍云1, 2,張強勇1,楊尚陽1, 3,隋斌1,楊文東4,王有法1,王超1,袁圣渤1 |
1034 |
鋼筋混凝土氯離子時變擴散及起始銹脹時變可靠度研究 |
樊玲1,李江騰1,盧文平2,彭述權1,趙軍華2 |
1043 |
膠結尾砂充填體滲流特性的試驗與模擬 |
吳迪1, 2,孫光華3,黃剛4 |
1050 |
基于近似積分的懸鏈線拱實用解析解 |
胡常福1,陸小雨2,甘慧慧3,任偉新4 |
1058 |
辮狀河心灘內部非均質性及對剩余油分布的影響 |
楊少春1,趙曉東1, 2,鐘思瑛3,劉金華3,魏曉晴4,李媛媛5,劉桓6 |
1066 |
考慮指數流的真空預壓豎井地基固結解析解 |
李菲菲1, 2,謝康和1, 2,鄧岳保1, 2 |
1075 |
陜西青木川—蒼社地區韌性剪切帶型金礦床地球化學特征及地質意義 |
廖時理1, 2,陳守余1, 2,張利亞3,黃健瀚1, 2,鄧小虎1, 2,李培4 |
1082 |
鋼管膨脹混凝土收縮應變計算模型 |
曹國輝1,張鍇1,胡佳星2,何敏1 |
1094 |
利用測井資料定量評價煤層頂底板的封閉性 |
劉之的1,楊秀春2,張繼坤2,陳彩紅2,周科2,王劍1 |
1100 |
能源工程•交通運輸工程•環境工程 |
居住建筑夜間排風熱回收運行性能 |
段飛1,廖勝明1, 2,曹小林1, 2 |
1110 |
生物質殘余物燃燒特性熱重分析 |
劉波1,時章明1,何金橋2,王洪才1 |
1118 |
修正量化模型研究農業廢棄物高溫CO2氣化特征 |
費華1, 2,胡松2,李元林1,石發恩1,蔣達華1,向軍2 |
1123 |
基于分離渦方法的高速列車橫風非定常氣動特性 |
郗艷紅1,毛軍1,高亮1,楊國偉2 |
1129 |
低速與變速動載作用下瀝青路面動力響應 |
錢振東1,楊宇明1,陳團結2,李展1 |
1140 |
無電暈式陰極放電對SNCR脫除NO影響 |
楊高強,黃亞繼,楊亞平,伏啟讓,張強,嚴玉鵬 |
1147 |
污泥發酵耦合反硝化系統亞硝態氮積累特性 |
操沈彬,王淑瑩,吳程程,杜睿,龔靈瀟,彭永臻 |
1153 |
EGSB處理中藥廢水的啟動過程及其厭氧顆粒污泥特性 |
宿程遠1, 2,劉興哲1,王愷堯1,李偉光1 |
1160 |
稀土元素負載改性TiO2紫外光催化降解林丹 |
朱榮淑1, 2, 3,田斐1, 2, 3,曾勝1, 2, 3 |
1166 |
期刊基本參數:CN43-1426/N*1956*m*A4*416*zh*P*?80.00*1200*51*2015?03
本期編輯總成: 趙俊 陳燦華 英文審校: 張承平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