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|
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
中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
礦業工程•冶金工程•化學與化學工程 |
生物質燃料應用于鐵礦燒結的研究 |
范曉慧,季志云,甘敏,姜濤,陳許玲,李文琦,王強,余志元,黃曉賢,袁禮順 |
1747 |
異化金屬還原菌還原赤鐵礦研究 |
馮雅麗1,王李娟1, 2,李浩然2,張茜1, 2,張士元1, 2,畢耜超1, 2 |
1754 |
采用低硅赤鐵礦尾礦制備蒸壓磚 |
趙云良,張一敏,陳鐵軍 |
1760 |
雙氧水絡合萃取分離鎢鉬的前驅體料液的制備 |
關文娟,張貴清,高從堦,尚廣浩 |
1766 |
蓮子蛋白酶解的擴散-反應動力學 |
蔡聯輝,曾虹燕,蔡西玲,劉學英,譚奕哲 |
1775 |
水合肼還原亞碲酸鈉一步合成波長可調的CdTe量子點 |
王益林,馬浩德,劉聲燕,李懷美 |
1781 |
材料科學與工程 |
聚合物包覆納米Fe的液相法制備與磁性能 |
周忠誠,李松林,周晨,阮建明 |
1787 |
預拉伸對7050鋁合金腐蝕性能的影響 |
宋豐軒,張新明,劉勝膽,韓念梅,花隆 |
1791 |
Al-Zn-Mg-Cu-Zr合金加工圖的構建及失穩分析 |
韋莉莉1,潘清林1, 2,周堅1,賈科1,尹志民1 |
1798 |
Al-Zr,Al-Y和Zr-Y二元合金熔體熱力學性質的計算 |
李紅英,魯曉超,賓杰,魏冬冬,曾翠婷,高兆和 |
1806 |
罐體用3104大鑄錠均勻化過程中的組織性能演變 |
黃瑞銀1, 2,尹志民1,徐國富1,黃繼武1,廖明順2 |
1813 |
機械工程•控制科學與工程 |
航空漸開線花鍵副微動摩擦接觸參數分析 |
胡正根,朱如鵬,靳廣虎,倪德 |
1822 |
H型鋼萬能軋制力計算方法 |
趙景云1,臧勇1,吳迪平1,逄曉男2,劉福寧2 |
1829 |
一種新的改進響應面法的結構可靠性計算方法 |
李少宏,陳建軍 |
1837 |
電動車用低速直驅稀土永磁無刷電機系統 |
劉建林1, 2,馮垚徑1,曾毅3,楊海2 |
1842 |
新型雙向硬密封大口徑旋球閥性能實驗分析 |
雷吉平1, 2,鄂加強1,陳健美2 |
1849 |
基于FLS-SVM的火花塞離子電流點火信號時間差軟測量模型及其應用 |
鄧清方,袁文華 |
1855 |
自然場景中字符型交通標志的檢測算法 |
谷明琴1,蔡自興1,任孝平2 |
1861 |
云計算平臺下一種新型反垃圾郵件系統的研究 |
劉海韜,陽潔 |
1869 |
面向GWAS未覆蓋基因組區的數據集成 |
裘嶸1, 2,劉春宇3,吳敏1, 2 |
1875 |
帶飽和執行器非線性時滯系統的自適應動態規劃 |
黃元君1, 2,林小峰3,王道宏2 |
1881 |
不同信息條件下加權復雜網絡抗毀性仿真研究 |
王甲生,吳曉平,陳永強 |
1888 |
并行組合擴頻系統誤比特率公式的改進及主要參數的優化 |
郭黎利1,劉明奪1,姜曉斐2,孫志國1 |
1895 |
一種基于分塊小波的人臉識別算法 |
楊淑平,易國棟,袁修貴,劉再明 |
1902 |
基于視覺側抑制機理的強魯棒性圖像分割方法 |
周理1,高山1,畢篤彥1,何林遠1,孫毅2 |
1910 |
模式可配置的NAND Flash糾錯系統設計與實現 |
徐富新,劉應,劉雁群,向超 |
1918 |
基于改進廣義極值分布的核管道最大腐蝕深度預測 |
周國強1, 2,王雪青1,劉銳3 |
1926 |
基于遞歸定量特征的變壓器勵磁涌流識別 |
宋曉1,李平1,徐公林1,李樹卿2,郭家虎1 |
1932 |
煤礦井下大功率開關電源的T-S模糊控制 |
胡俊達1, 2,言潔奕1,胡慧2 |
1938 |
張應力對石墨烯能量帶隙的影響 |
黃麗,蔣練軍,熊翠秀,張光富 |
1944 |
地質工程•土木工程 |
山西辛莊金礦床成礦模式分析 |
趙曉霞1, 2,劉忠法1, 2,戴塔根1, 2,劉清泉1, 2, 3,張宇1, 2 |
1948 |
松遼盆地古龍凹陷青一段沉積特征及有利勘探區 |
陳方文1,盧雙舫1,黃振凱2,王文文3,謝舟3,肖紅3 |
1955 |
斷層古側向封閉能力恢復方法及其應用 |
劉哲1, 2,呂延防1, 2,付廣1, 2,孫同文1, 2,鄭曉鳳3,王超1, 2,王岐1, 2 |
1964 |
瓊東南盆地新近系重礦物分布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義 |
曹立成1,姜濤1,王振峰2,張道軍2,孫輝1 |
1971 |
基坑支護方案灰色多目標決策優選模型的建立與應用 |
梅年峰1,羅學東1,蔣楠1,范新宇1,代貞偉2,羅華1 |
1982 |
四川盆地西部中二疊統棲霞組中鞍形白云石的去白云化作用 |
呂杰1, 2,黃思靜1, 3,黃可可1, 3,蘭葉芳1, 2 |
1988 |
基于降雨量等級指數法的公路水毀預警預報 |
沈水進1, 2,孫紅月1,鐘杰1,陳式華2 |
1996 |
基于3DFR算法的爆破塊度圖像處理研究及其應用 |
趙國彥1,戴兵1,馬馳1,張雷2,王珊1 |
2002 |
離子液體處理對煤微觀活性結構的影響 |
張衛清1, 2,蔣曙光1, 2,吳征艷1, 2,王凱1, 2,邵昊1, 2,苗夢露1, 2 |
2008 |
裂隙煤巖體的流固耦合精細模型 |
謝東海1, 2,馮濤1, 2,趙延林2,萬文2,朱川曲2 |
2014 |
基于雙平方根算子疊前深度偏移成像技術的結構損傷成像與探測 |
郭原草,郭少華 |
2022 |
極坐標系下彈性問題的重心插值配點法 |
李樹忱1,王兆清2,袁超1 |
2031 |
機器激勵下考慮填充墻影響的結構動力響應分析 |
李敏鋒1,金國芳1,李永華2 |
2041 |
考慮土拱效應的高路堤樁土復合地基受力分析 |
趙明華,胡增,張玲,陳炳初 |
2047 |
反循環鉆進中水龍頭彎管磨損數值模擬 |
黃勇1,殷琨1,朱麗紅2 |
2053 |
干濕交替作用下氯離子在開裂混凝土中的輸運規律 |
延永東1, 2,金偉良2,王海龍2,陸春華1 |
2060 |
非線性克里格法在礦體儲量估算中的應用 |
劉修國,尤超,張唯 |
2068 |
橡膠顆粒瀝青路面的除冰機理 |
陳淵召,李振霞 |
2073 |
線性分布荷載作用下雙模量簡支梁的Kantorovich解 |
吳曉,黃翀,孫晉 |
2082 |
邊坡JRC-JCS極限平衡安全系數的計算 |
劉自由 |
2088 |
能源工程•交通運輸工程•環境工程 |
船舶柴油機Urea-SCR系統工作過程計算研究 |
朱元清1,周松1,王金玉2,劉淼1 |
2093 |
一種筒狀多孔空氣分布器的數值模型簡化 |
王沨楓1,王漢青1, 2,劉志強1,徐愛祥1 |
2101 |
徑向熱管傳熱機理實驗研究 |
涂福炳,高晟揚,劉慶赟,周孑民 |
2109 |
基于多孔介質模型的電廠凝汽器汽側流動特性 |
何金橋1,肖波1,湯盛萍1,王運民1,曹雄1,孫振宇1, 2 |
2113 |
采空區高硫煤自燃阻化技術試驗分析 |
常緒華,王德明,時國慶 |
2118 |
面向駕駛員個性化需求的動態路徑誘導方法 |
龍瓊1,曾革1, 2,張謹帆1,張蕾1 |
2124 |
臭氧(O3)氧化降解2,4,6-三氯酚的動力學研究 |
馮冬梅,高乃云,王希誠,馬艷,周超 |
2130 |
短程硝化聯合厭氧氨氧化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啟動 |
王凱,王淑瑩,朱如龍,苗蕾,彭永臻 |
2136 |
pH對以亞硝酸鹽為電子受體反硝化除磷的影響 |
胡筱敏1,李微1, 2,劉金亮1,趙研1,孫鐵珩1,孫健3 |
2144 |
基于分式析因的鋅與多種污染物競爭吸附規律 |
李魚1, 2,王檬1, 2,張琛1, 2,高茜1, 2 |
2150 |
微波場誘導改性磷石膏吸附Cu2+,Zn2+,Pb2+和Cd2+的動力學與熱力學研究 |
楊月紅,舒敦濤,寧平 |
2157 |
銅基改性活性炭吸附凈化工業廢氣中的氣態噻吩 |
劉巍,王學謙,寧平,陳煒,邱娟,周瑜 |
2165 |
某渣場污染物在非飽和巖土介質中的遷移模擬研究 |
眭素剛1, 2,徐世光1, 3,劉文連2,范柱國1,丁茂斌2,韋立德4,馬宏杰1 |
2173 |
|
|
|
|
|